“以前種的點菜沒有地方賣,兒女都叫別種了;現在這里讓我們擺著賣,就恨自己菜種少了!”吉首市武陵東路紅旗門面積不足一平米的“潮汐攤位”上賣小菜的楊阿姨,從早上7點半開始,稱秤、打包、收錢忙得不亦樂乎。
自2024年6月以來,吉首市城管局在走訪周邊村(社區(qū))27個,宣傳引導居民、農戶、門市商戶16000人次,征求街道社區(qū)、占道經營者、居民意見建議110多條的基礎上,根據城區(qū)不同路段的人流量、車流量以及方便附近居民購物需求等因素,精心選點布局,在朝陽路中央花園、金坪家園小區(qū)、武陵東路紅旗門、錦繡湘江小區(qū)等8處路段附近設置了專門提供給流動攤販集中售賣的“潮汐攤位”1100個。此舉一方面給予流動攤販銷售的經營空間,讓他們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免費擺攤,破解流動攤販占道經營“整治-反彈-整治-再反彈”的城市管理難題;另一方面,執(zhí)法隊員熱情服務、規(guī)范管理,實現“流動攤販有收入、市民生活有便利、城市管理有秩序”的多贏局面。
一邊是民生所需,一邊是市容市貌,便民與有序如何兼得?吉首市城管局對“潮汐攤位”不是一劃了之,放任不管。吉首市城管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設置“潮汐攤位”工作,厘清游攤種類、分布區(qū)域、流動時間等關鍵信息,研究制定了《吉首城區(qū)潮汐攤點設置管理辦法》,設置“便民指示牌”,明確經營范圍、開放時間、監(jiān)督管理單位聯系方式和攤位自治制度等內容,每個潮汐攤點安排2—3人定期巡查整治,對占道經營等行為進行勸阻,既便利群眾又規(guī)范攤販經營,有效改善占道經營與交通梗阻問題。自“潮汐攤位”設置以來,市容環(huán)境群眾投訴率下降81%,行政處罰率下降86%,群眾滿意度上升95%。
吉首市周邊的雙塘、河溪、馬頸坳等鄉(xiāng)鎮(zhèn)季節(jié)性瓜果集中成熟上市,不少農戶卻面臨著“無處賣”的困擾——路邊擺攤影響市容,進城售賣無處落腳。
“包紅包甜,不紅不甜不要錢?!眮碜约资泻酉?zhèn)持久村的西瓜種植戶孫大爺一個勁地向路人兜售西瓜。在紅旗門紅星路沿線,十來個十平米大小的遮陽棚一字排開。為方便瓜農售瓜、市民買瓜,做好城市管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吉首市城管局在探索設置“潮汐攤位”,得到市民群眾認可的基礎上,根據歷年自產自銷瓜果上市后難以找到合適的銷售地點這一實際情況,經過仔細篩選,綜合考慮,在紅旗門紅星路、文藝路、乾州偉業(yè)市場等城區(qū)居民區(qū)集中、人流量大的區(qū)域,規(guī)劃設置瓜果銷售臨時疏導點8處,讓瓜農免費入駐,銷售時間也覆蓋了瓜果成熟上市高峰,對入駐手續(xù)也進行簡化,只要是自產自銷即可免費入駐攤位;同時,安排城管隊員每日巡查,加強秩序維護和門前三包培訓,指導瓜農規(guī)范擺放,避免占道擁堵。銷售點的設置既守護了城市“顏值”,又托起了瓜農“錢袋子”,讓城市治理更有溫度!
從一平米見方的小攤位,到十平米的銷售點,一邊是促進繁榮市場的“煙火氣”,一邊是維護城市的市容秩序。怎樣處理好市容與繁榮、臉皮與肚皮之間的關系,吉首市城管局在小攤點、銷售點與服務民生、保障市容之間找到平衡,實現攤戶經營安心、居民購物舒心、執(zhí)法管理省心。
?。ㄎ?龍江明)